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国有1.2万多名“90后”“00后”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占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总数近1/3,各行各业的广大青年在抗疫斗争中,展现出披坚执锐、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
在脱贫攻坚战场,亦有为数众多的青年人,正用自己的汗水书写着最美青春。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人民日报特别邀请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牛犇、梁晓声、田沁鑫、郎朗、笛安、张新成,致信抗疫、扶贫一线的青年代表,向他们表达敬意,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第一封信
叫你一声“英雄”
收信人:缪晟昊(“90后”医生)
写信人:牛犇(演员)
故事回放:缪晟昊是上海瑞金医院医生,也是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插管冲锋队”的医生。“插管冲锋队”是离危险最近的医护群体之一。3月6日,缪晟昊与支援湖北医护人员的其他“90后”在武汉火线入党,他说:“并不是现在才想入党,而是这个念头一直在。”
小缪,你好!
见信如面!
我要叫你一声“英雄”,并给你竖个大拇指。小缪,你很了不起。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还没完全结束,但中国有许许多多像你这样不畏艰险的年轻人,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抗疫的全面胜利。
同时,我更为你们感到高兴和骄傲。你和你的同事们在武汉火线入党,我想说,你们的选择很正确。中国共产党多么伟大啊!这次中国抗疫的表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两年前,我和你们一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激动不已。我能想象当你们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向党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是多么神圣。我接受党的教育60多年,在83岁才有幸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你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实现了这个愿望。小缪,你很出色,也很幸运!希望你能珍惜这份无上的荣光。
当然,党对我们的考验是永远的。一日入党,一辈子入党。党员就是大写的人,就是要在各行业争做标杆。不管你以后担任什么职务,首要的身份就是党员。千万要铭记在心!希望你和你的同事们在抗疫结束后,依然奋发有为,建功立业。我们共勉!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101年前的5月4日,一大批青年站出来,为国家、为民族奔走呼号。101年后的今天,你们为人民生命安全、国家长治久安站出来。时代虽然变了,但青年人的生机和活力没有变。希望你和你的年轻朋友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你们。
最后,衷心希望你保重身体,刻苦钻研业务,为国家多做贡献!向你致敬!向所有努力奋斗的青年朋友们致敬!
第二封信
这种史诗性弥足珍贵
收信人:武兆冲(“00后”战士)
写信人:梁晓声(作家)
故事回放:在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里,有23名年轻的“00后”战士,他们连续奋战50多天,昼夜抢运物资,撑起了武汉抗击疫情的“运输生命线”。武兆冲是该队年龄最小的队员之一,他说:“穿着这身军装,年纪再小也是一名战士!”
武兆冲:
亲爱的同志,可敬的士兵:你好!
我是作家梁晓声。落笔前,在怎样称呼你这一点上,我沉思良久——其实我很想称你为“小同志”“小战士”,因为我已经七十岁了,你比我的儿子小二十岁!相对于我,你确乎是个孩子呀!但我最终决定,不在对你的称呼前加上“小”字——“穿上这身军装,年纪再小也是个战士”,你的话改变了我起初的想法。
你那句话使我这七十岁的人几欲泪下。我是小青年的时候,也曾有过强烈的参军入伍的愿望,这愿望当年没实现,后来化成了发自内心的赞颂普通一兵的文字——《最爱是兵》《还是爱兵》《老兵和战马》《兵和母亲》,其中两篇文字,还拍成过电影。
亲爱的同志,可敬的士兵:
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那些严峻的日日夜夜,我头脑中每有两种意象交替出现——“白衣天使”也就是中国的医护人员,确如“白衣战士”,在各个抗疫战场上,为包括我及我的一家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筑起了一道道生死防线。是的,那也确如战场,确如战斗啊!那也明明是有牺牲的呀!兆冲,紧贴着那一道道生死防线的,正是你和你那些可敬可爱的战友们!以往,当重大危情发生时,救死扶伤冲在第一线的是你们,由于抗疫是极为特殊的战斗,你们真正的战士与“白衣战士”的战斗任务发生了互换。在真枪实弹的战斗中,军需供给决定胜败这一点不言而喻;在抗疫战斗中,你和你的战友们的可敬表现,保障了中国防止新冠病毒大面积传染的举措已见成效。
兆冲,亲爱的同志,可敬的士兵,我希望通过写给你的这封信,向曾经和继续工作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向你和你的战友们,向各方面的志愿者们,特别要向这一切人中的青年们,表达我内心油然而生的敬意。在我看来,以上中国青年们的身影,乃是全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事件中甚为动人的“特写”,具有毫不夸张的史诗性;而在我们向不幸的人们致以沉痛哀悼时,这一种史诗性证明人类是不会轻易被彻底击垮的。是的,我确信,这一种史诗性之弥足珍贵,将越来越获得全世界的公认!
第三封信
我们一起走在扶贫路上
收信人:杨进宏(“90后”扶贫干部)
写信人:田沁鑫(导演)
故事回放:杨进宏为广西百色田林县县委宣传部派驻八桂瑶族乡者达村的扶贫工作队员。田林县是国定贫困县,者达村位于田林县大山深处。驻村一年多来,杨进宏走遍全村6个自然屯,深入群众家中,实地了解群众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夯实脱贫攻坚成效。
小杨,你好!
我是导演田沁鑫。我与广西结缘,是在2018年7月份,受文化和旅游部邀请,去广西百色采风,去了7个县20多个地方,其中包括你所在的田阳县。当时我们去了最贫穷偏远的村子,见到了许多扶贫干部,亲耳听到许多感人的扶贫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回来之后,我参与到民族歌舞剧《扶贫路上》的创作中,看到了更多资料和更多扶贫事迹,给予了我创作灵感和动力。
我把目光聚焦在年轻的第一书记们这个群体,着手创作。2019年6月17日,我们接到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遭遇不幸的噩耗,十天之内赶赴她罹难的地点,探访她生前驻村扶贫的村支部,看到了她在短短一年多任职期间,记下的厚厚三大本扶贫日记,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
小杨,你比黄文秀小2岁,都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你们原本可以在城市拥有工作和收入,现在却选择走进大山,走在田间的泥地,不辞劳累地走数里甚至数十里山路去寻访村民,条件这么艰苦,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你们?黄文秀曾经在日记里写道“我还不够勇敢”,但“我没想到我能坚持下来”,我想一定是有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强大的信仰支撑。
在我们的采风过程中,有一位年轻的扶贫干部告诉我:“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这样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没有赶上,现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阶段,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和时代重任。”我想,你必定也是怀着这样的使命与责任。
在写你们的故事的时候,我也一直在被你们的信念、你们的勇气鼓舞着,向你们致敬!扶贫路上,我们一起前进!
第四封信
被你们的爱感动
收信人:刘光耀、乔冰(“90后”抗疫情侣)
写信人:郎朗(钢琴家)
故事回放:刘光耀和乔冰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也是一对情侣,他们原本定于2月9日订婚,但疫情打乱了这个计划。两人将订婚推迟,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武汉。出发前,他们深情相拥,刘光耀对乔冰许下美丽承诺:“回来后,我娶你!”
光耀、乔冰:
你们好!我是郎朗。
认识你们是因为网络上的一个求婚视频。那天是2月9日,你们在武汉加入抗疫的第7天,光耀单膝跪地,手中拿着回形针做成的简易戒指向乔冰求婚。看到这一幕,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太太吉娜·爱丽丝的眼睛也湿润了。光耀求婚的环节是那么简单,环境是那么简陋,当时没有亲友的祝福,没有华美的服装,没有钻戒,甚至连一束鲜花都没有,虽然你们俩带着口罩,不能拥抱,甚至不能好好牵手,但我知道你们的心却是更近了,你们的爱却是更深了!
后来我又知道,这一天原本是你们订婚的日子,可是,你们却远离家乡和亲人,把“小我”置身于无数同胞的“大我”之中,我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和吉娜去年成婚,我们彼此相爱,互相鼓励,我能够想象两个相爱的人在面对随时可能被病毒感染而失去健康甚至生命时,那种彼此牵挂、彼此担心的心情。还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我正在国外巡演,在听说了那些生离死别的故事之后,我心里满是伤痛。那段时间,我在音乐会结束时都会加弹一首肖邦的《离别》,把这首曲子献给当时正在经受地震灾难的同胞,许多观众在琴声中流下了眼泪,我自己也沉浸在旋律中久久不能自拔。你们有空也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这首曲子,它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岁月!
得知最近你们已经双双凯旋回到家乡,并安全度过了隔离期,计划下半年正式完婚,我真为你们高兴。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古代仁人志士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献身精神和忘我境界。衷心祝福你们,并静候你们永结同心、比翼齐飞的好消息!
第五封信
没什么比这更令人骄傲
收信人:王萌萌(“85后”第一书记)
写信人:笛安(作家)
故事回放:王萌萌,现任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大学毕业就扎根在基层,两次放弃转编回省城机会,一心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自主创业,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亲爱的萌萌:
你好!我住在北京,以写故事为生,所以当我听到你的经历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故事很了不起。春天来了,我想你在西孔村一定能看到比北京优美的风景,当年你大学毕业决定去扶贫的时候,一定也想到过,生活在这样的好山好水中的人们,不该贫穷。
每个人在青春正好的时候都有自我实现的渴望,但是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像你一样,你的“自我实现”的办法,是帮助一个相对落后的村庄过得幸福。至少,你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做到的,是我年少时也曾想过却没有做到的事情。我虽然不能体会,但我能想象你曾经有过的孤独与困惑时刻,你走过来了,你打赢了,你真勇敢。
他们说,你拒绝了回去城里工作的机会,我相信那是因为你已经在这个村子,这个镇上,找到了某种归属感——不仅仅是因为你已经把这里当成是另一个家,更重要的,你在这里获得了真正的自信与满足。“授人以渔”才是最为恰当的援助,你用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用年轻人了解的信息工具,改变着村民们劳动与生活的方式。有一个地方,因为你而变得进步,我想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骄傲的了。
了不起的姑娘,祝你幸福顺利。祝你在西孔村种下的水果获得丰收,五月了,它们是不是都开花了?花一定开得很好。
第六封信
这是青春应有的模样
收信人:黄雨佳(“95后”志愿者)
写信人:张新成(演员)
故事回放:23岁的黄雨佳是湖北荆州松滋人,北京大学药学院2017级直博在校学生,父母是松滋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寒假回家,正逢疫情蔓延,听说医护人手紧缺,雨佳便向父亲“请战”,去医院做志愿者。她每天负责归档整理住院部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及时向医院及市里上报相关信息,并协助其他医护人员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雨佳,你好呀!
真巧,我们居然是老乡,也真是感动和自豪,我们能是老乡。
你是学医的。提起医生,我总会肃然起敬。这个春天,看着医护人员不眠不休地工作,看着他们脸上深深的勒痕,看着挤在会议室地上睡觉的“白衣天使”,我既揪心又钦佩,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一往无前的逆行者,我们才能打赢这场仗。
雨佳,你真的很勇敢。你的父母每天奋战在抗疫一线,你一定很担心,但你依旧选择了同为“医者”的身份,选择为了抗疫奉献自己的力量。你说父母是医务工作者,你说你在北大学习了那么多知识,你说自己并不独行,你说你不害怕,但你毕竟还是个23岁的姑娘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谁能不怕呢?但你做到了,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学以致民,学以致国。
其实有时我会有点迷茫,不知道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身为“95后”的我们逐渐走向而立之年,需要肩负起责任,将自己所学的回报给这个社会。雨佳,看到你这么义无反顾地冲向一线,我真的很受触动,这大概就是青春应有的模样,毫不犹豫,尽情燃烧,释放光芒。雨佳,感谢你的付出,感谢你呈现的青春的模样。希望你的未来一切顺利,希望我们的未来都能一片光明!
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
百年后,新时代中国青年未忘少年心、执甲护中华,用奋斗之我谱写复兴新篇章!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思政部党总支
素材来源:共青团中央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 辑:谢孝红
审 核:王 景